EN

《当工人就要当最好的工人》——恒天重工参加“百年党旗红,恒天在行动”演讲比赛精彩回

2021-05-11 来源: 浏览:

   

《当工人就要当最好的工人》

恒天重工 王剑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恒天重工的王剑,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当工人就要当最好的工人。

图片

       2020年11月24日,一位34岁的青年钳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就是恒天重工一线工人代表李会东,徒弟口中的最强师傅,群众心中的励志榜样。下面,让我们走近李会东,一起探寻他背后的奋斗故事。

       2003年,16岁的李会东背起行囊,来到了郑纺机技校学习,毕业后,他走进了恒天重工。看到车间里复杂多样的零部件,他感到很新奇,也感到很吃力。为了尽快看懂图纸,掌握技术,他一趟趟跑到技术室请教,一次次加班加点训练,从不懂到精通,从“干单件活儿”到“能在鸡蛋壳上完美钻孔”,日积月累,在毫厘之间练就了一身绝活儿。

      记得在加工某产品托架时,公司偌大的加工中心,用尽了各种办法,反复试制,却都达不到其平面度不超过0.02毫米的要求。这时,李会东主动请缨,揽下了这个令人束手无策的“铁疙瘩”。因托架结构复杂,李会东只能把头和手伸到里面,小心翼翼的干了起来,一点一点延伸,一寸一寸修磨,不惧粉尘、不顾噪音、不怕闷热,最终手工保证了产品精度,啃下了这让人头疼的“铁疙瘩”,厂家也不由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李会东用爱岗敬业和不懈奋斗,从成为“公司技术能手”到成为“全国技术能手”,从荣获省、市劳模到荣获全国劳模,生动展现了一线钳工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奉献。

        肩负技术传承,破解技术瓶颈,2015年11月,公司成立了“李会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负责人,李会东吸纳人才、带领团队,聚焦生产中的难点问题,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国家专利8项、集团奖励43项、创新成果68项,累计创效600余万元。

        李会东说“工匠不会凭空产生,一定要养成好学的习惯,坚持勤学苦练”。他一直记得自己走过的路,工作中不仅对自己要求高,对徒弟杨庆源更是严格。在实操上毫厘必究,他们师徒一起理论学习、一起任务攻关、一起练习到深夜,在李会东的言传身教下,现在的杨庆源已经成为了河南省技术能手,只需要用锤子一锤,便能够把零件公差恢复到精度要求的范围。2021年,李会东师徒还登上了河南电视台“劳模工匠竞风流”栏目,成为了最佳师徒。

图片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肆虐,全国各地医用防护物资告急。2月10日,恒天重工接到国家工信部 研制医用防护服压条机的紧急任务,作为党员的李会东,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研制现场,提出可行的技术建议;参与组装,通宵达旦、顾不上回家,期间的数个日夜,只能偶尔在手机里和孩子聊上几句。虽然对孩子、家庭有歉意,但是李会东却说“能在后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产更多的医用防护服,支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在他的带领下用时8天,提前2天就完成了10台样机研制任务。在样机研制成功后,李会东又立刻投入到压条机的生产攻坚战中,披星戴月、集体奋战,最终圆满完成了580台压条机的生产任务,以劳模工匠的坚实行动,助力国家疫情防控。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当工人就要当最好的工人!”这不仅仅是李会东的座右铭,更是恒天重工用70余年铸就的“协同、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最生动体现。

坚定不移跟党走,不忘初心冲在前,新时代的恒天人,必将肩负使命、昂扬斗志,奋力谱写恒天集团璀璨新篇章,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