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郑纺机组织劳模先进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

2016-09-14 来源: 浏览:

为了弘扬爱党、爱国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9月6日至11日,郑纺机党委、工会组织2015年度公司“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党员”、“十大巾帼”和“十佳青年”共43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

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地。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9月9日,天空飘着小雨,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的日子。一大早劳模先进们就来到宝塔山下,党员们在鲜艳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再次庄严地许下自己的诺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光荣感油然而生,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要进一步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企业新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大家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和枣园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亲眼看到了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被深深震撼。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全体党员和先进认真听取了讲解员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也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前辈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战斗与生活的状况。大家先后走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居住过的低矮、简陋的窖洞,深深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教育和感染。一件件遗物、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故事,撼人心魄,荡气回肠,无不再现着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顽强斗志。

在枣园革命旧址,全体党员和先进冒着大雨认真聆听了延安干部学院程伟教授给我们带来的《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的专题党课。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延安时期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我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经济落后,革命斗争环境极为恶劣,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重重困难,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家、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铸就了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延安时期我党在思维方式上反对教条主义,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全党各级干部中形成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白求恩精神”则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涌现出了孔繁森、焦裕禄等一大批新时代的英雄楷模,他们就是“白求恩精神”的延续。作为一名党员或党的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讲党性、讲理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道德上的纯洁性,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也是“白求恩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延伸。

在参观学习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站在革命先辈奋斗过的地方,深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加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岗位上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努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
顶部